当前位置: 网站亚美平台 >> 学党史强党建 >> 正文

基层领导干部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勇于担当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0-07-02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
南方日报2019-11-04

作者:翟树宇

 
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:“斗争精神、斗争本领,不是与生俱来的。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、政治历练、实践锻炼,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、见世面、壮筋骨,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。”“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,有矛盾就会有斗争。领导干部不论在哪个岗位、担任什么职务,都要勇于担当、攻坚克难,既当指挥员、又当战斗员,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、坚韧的斗争意志、高超的斗争本领。”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内涵深远,对基层领导干部开展工作有很大的启发。

为什么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勇于担当?

发展经济、保障民生、推动乡村振兴、搞好社会治理、打赢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等,都是基层实实在在要做的工作。推进这些工作,就会有矛盾,有矛盾就会有斗争。基层干部要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,知道风险在哪里,表现形式是什么,发展趋势会怎样。要通过斗争来化解矛盾,赢得群众的支持,顺利推进各项工作。

坚持斗争首先要坚定立场。这是进行各种斗争的根本遵循,是原则问题。坚定立场,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。对此,凡是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有冲突的,与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人民意愿相违背的,都要坚定立场敢于斗争。

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勇于担当。敢于斗争与勇于担当是相辅相成的。敢于斗争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,在任何压力下不放弃党性原则。遇事不公敢于发言,狭路相逢敢于亮剑。勇于担当是综合能力的体现,是在斗争中要有“斗赢”的本领。敢于斗争,要的是勇气;勇于担当,要的是胜利!这就需要练就真功夫、硬本领,做到临危不惧、处变不惊。

正确理解斗争与奋斗的关系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凡是危害我国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,只要来了,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。斗争与奋斗,同样是“斗”,其内涵、意义有很大不同,但却有内在的联系。斗争是指针对矛盾,用说理、批评等方式方法解决问题;奋斗是为了目标而努力拼搏。只有通过斗争来提升执政能力,才能实现伟大梦想。

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敢于斗争勇于担当?

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。在基层,困难多、压力大、诱惑也多,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,不能以身作则当好表率,很容易堕入“官本位”和“特权思维”之中。这个时候就需要时刻提醒自己,我们奋斗的目标是什么?凡掣肘、扰乱目标的不良思想和行为,都要以坚韧不拔的意志,来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斗争。

敢于斗争,腰板要硬。腰板硬,其身就正;其身正,不令而从。在涉及自身利益、亲朋好友利益时,要秉公而断、不徇私情。敢于斗争,要主动排除私心杂念,守住一个党员干部做人、处事、用权的底线,不搞变通、不做交易。腰板硬了,就敢于同歪风邪气叫板,就敢于同违反原则的人和事作斗争。

自己干净,心底无私。干净,乃从政底线。保持自己干净,心底无私,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不越“雷池”、不踩“红线”,对党的纪律、对国家法律法规,要从心底里敬畏,要有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的警惕。自己干净了,就敢于向工作中一切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坚决亮剑。心底无私了,就能站在党和人民的利益上考虑得失,遇事就敢管,遇矛盾就能上,面对危难才能挺身而出。

勇于担当,还要善于担当。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问题,要敢于担当,更要善于担当。斗争是一门艺术,要合理选择斗争方式,把握斗争火候,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,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。通过斗争,彰显担当的胆识和善于担当的能力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调动一切积极因素,谋求合作、争取共赢,这才是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最好的表现。

(作者系惠州市惠城区人民政府区长)